上一個階段,我們學習了《不可複制的曾國藩》系列12節課的内容,了解了曾國藩一個完人并不完美的故事,從本期開始我們将學習“心靈成長”類相關的課程。
本期學習的書籍是《心态》,作者: 【美】賴安·戈特弗雷森,心态是心理能量的過濾器,是一個人生活、工作、看世界的心理基礎,本節課你将解鎖四大成功心态,幫助我們恰當地對待他人和自己,積極地面對工作和生活。
内容摘要
01·固定型心态和成長型心态
固定型心态的人認為自己的能力、天賦和智力是不變的,更重視自己的形象、評價、表現;而成長型心态認為個人是完全可以改變的,更重視自己的成長、學習和挑戰。二者對于失敗的态度完全不一樣,前者更願意逃避,後者更願意學習。
固定型心态如何向開放型心态轉變:1.辨識自己的心态;2.确定一個目标,設計改變的路線;3.寫心态日記,摒棄固有的主導心态。
02·封閉型心态和開放型心态
封閉型心态的人關注自己是否正确,以及在他人眼裡自己是否正确;開放型心态的人努力尋求事物的真相,用最佳的方式進行思考。
形成封閉型心态的原因:封閉型的心态更容易讓别人接納和喜歡;封閉型的心态效率更高。
封閉型心态如何向開放型心态轉變:1.冥想,打斷慣性思維;2.改變認知,“或許是我錯了”;3.增加你的思維容量,“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。”
03·防禦型心态和進取型心态
防禦型心态的人害怕失去,逃避問題,想做簡單的事情;進取型心态的人不斷地進取,實現自己的目标,總認為自己能做得更好。
怎樣培養進取型心态呢?1.設定一個明确的目标;2.冥想、保持正念;3.讀一些更宏大的書籍;4.每天記錄三件令人驚喜的事情。
04·内向型心态和外向型心态
内向型心态的人認為自己比他人重要,其他人都是物品或者資源,其他人都沒有盡其所能;外向型心态的人更容易與他人共情,認為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價值,所有人都很重要。
形成内向型心态的原因,一是我們渴望被别人視為一個重要而且有價值的人;二是習慣與他人競争來取得勝利。
培養外向型心态:1.主動地學會關心他人,從小事做起;2.察覺自己的恐懼和自我背叛;3.學會關愛自己,多看到自身進步的地方,并記下來。
改變的最基本路徑是:覺知-接納-行動-反饋